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360章:左公千古……(求订阅)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好一个汉子。”

    “是啊,就是可惜了,没有留下后代。”

    “留下又有什么用呢,用潭嗣同的话,那就是,就算是孩子生下来,只不过是世间多了一个奴隶罢了。”

    只是想到这一句话,众人就不由得内心一疼。

    虽然大家都不处于这个时代。

    但是。

    当大家听到潭嗣同说出这样的话来时,心里却是极为的不好受。

    这要是心死到什么程度,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看来清廷没救了。”

    “嗯,要不然,潭嗣同也不可能心死到如此。”

    乾隆之后的盛世没有维持多久,清朝转眼就衰退了。

    当然。

    如果仅仅是衰退也罢。

    历史当中一系列朝代在辉煌之后都会衰退。

    可是。

    在清朝衰退的时候,这已经不仅仅是衰退的问题,这已经进入到了被列强肆意欺负的地步。

    看看清朝与一系列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件。

    别说是亲身到这个世界体验。

    哪怕就是光看一看这一些条约的内容,众人都是无比的颤抖。

    领土主权没有了。

    外交主权没有了。

    贸易主权没有了。

    关锐主权没有了。

    甚至。

    国家被列强都要刮分了。

    而身在这个朝代的老百姓,又还有什么尊严?

    或者说。

    不只是老百姓没有尊严,整个清廷都已经失去了尊严。

    谭嗣同说出这样的话,并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感受。

    除了谭嗣同,陈凡又讲了一位叫做“谭锦镛”的外交官。

    陈凡说道:“谭锦镛是当时清朝派往米国的外交官,当时,谭锦镛在米国处理完公务回家之时,于一位米国警察擦身而过听到一句,中国人,黄猪。谭锦镛强压制怒火,对他说,请先生自重,中国人也是人,不是随意任人羞辱的。可是这位警察一听却是大笑,反问道,中国人也是人?说完,还直接给了谭锦镛一巴掌。谭锦镛虽然是外交官,但身手也不错,忍无可忍之下,谭锦镛回拳揍了这家伙一顿。”

    “但事情并没有完,这位米国警察被谭锦镛揍了一顿之后,却是立即叫来了好几位帮手。双拳难敌四手,谭锦镛被他们打得头痛血流。但这还不够,打完谭锦镛之后,他们还用谭锦镛的辫子将他给绑在栏杆上一顿羞辱。这还没有结束,接着,谭锦镛又被他们带回到米国警察局。”

    《仙木奇缘》

    “谭锦镛以为,到了米国警察局,他就可以说理了。随即,他掏出了他的外交官的证明。可是,这一些米国警察只是看了一眼,随即就将谭锦镛的一系列证明丢到一旁。说到,你是外交官又如何。只要是华人,你就必需挨打,这里没有特例。就这样,谭锦镛在米国警察局又遭受到了一阵毒打。直到后来谭锦镛的一位老朋友花了重金,才将谭锦镛给赎了回来。”

    “只是,回来之后的谭锦镛内心却是升起了一股巨大的悲凉。他想到,自己身为外交官都要受这样的欺负,更不用说那些更没有什么身份的老百姓。接着,他又想起自雅片战争以来,整个国家一次又一次遭受到列强的欺负,签订了一系列又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让了无数多的领土,以及赔款。而在自己身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谭锦镛感觉在这个朝代,连基本的人格都无法维持。那么,他能怎么办呢?此时的谭锦镛万念俱灰,他感觉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思。就算是当外交官也没有任何意思,他只想到一个字,死。”

    “几天之后,谭锦镛走到一座高桥之下,在米国投水自尽……”

    这就是谭锦镛。

    前面是变法失败,被杀。

    另一个并没有参与变法,甚至为清朝服务的外交官。

    但是。

    两人都死去了。

    这是什么原因?

    没有人能说得清。

    ……

    “陈凡老师,清朝难道所有人都是昏庸无能,所有人都让人欺负的吗?”

    有一位学子激动的站了起来,擦了擦眼角说道。

    虽然他知道。

    清朝并不是现在。

    清朝也不是自己的国家。

    清朝在他们历史当中并没有。

    但无形之中,他们就已经代入到了清朝。

    不管清朝在历史当中有没有。

    他们就是认为。

    清朝也是中国人。

    清朝所受的欺负,同样也是欺负到了中国人的头上。

    特别是是谭锦镛。

    身为外交官的他,竟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的可悲。

    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很难说得清楚。

    但最为明显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

    弱国无外交。

    是的。

    清朝在当时已经不只是弱国这么简单了。

    所以。

    身为清廷外交官的谭锦镛,他又怎么可能在外交上面得到什么尊重?

    “当然不能这么说。”

    陈凡摇头:“在清朝,还是有一些不畏生死,爱国爱民的大英雄。比如,邓世倡。”

    陈凡这时提到了一个人物。

    “邓世倡是北洋舰队的舰长,1884年北洋舰队在黄海与倭国作战。只是北洋舰队虽然也算有一些实力,但与倭国一众战舰仍有不小的距离。特别是射程,北洋舰队大部分战舰只能打3000米,而倭国战舰能打到5000米以上。也因此,邓世倡指挥的致远号战舰也在当时的战斗当中多处受伤。”

    “但就算如此,面对着倭国的入侵,邓世倡没有逃离。反而,得知自己战舰受损之后,他还命令一众士兵开足马力,朝着倭国战舰撞去,准备与倭国战舰同归于尽。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说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如今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享年45岁。”

    邓世昌殉国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还有一人,名叫左棕堂。”

    看着众人无比激动的神情,陈凡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说道:“左棕堂是清朝重臣,他与曾国番等人开创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法,他也是清朝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不过,在左棕堂开展洋务运动之余,一些外部势力却是趁清廷遭受列强欺负的同时入侵边疆,一时之间,边疆告急。”

    “而面对着边疆的情况,当时清廷却是自身难保,上头有意放弃边疆。只是左棕堂却极立反对,说道,祖宗之地,一寸也不可丢,力求收复边疆。但朝廷虽然同意左棕堂的收复之请,可清廷却已经拿不出钱来。可就算如此,左棕堂亦是没有退去。为了收复边疆,他自筹军响,向一众商人借钱,并携带棺椁亲帅大军出战。这次出战,左棕堂就做好了。要么是收复边疆,要么是自己战死沙场。最终,也正是因为左棕堂,边疆才得已收复……”

    前世如果没有左棕堂。

    恐怕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此不在我们中华的版图上。

    当然。

    左棕堂不仅仅是收复边疆有功。

    他的个人私德,同样令清朝一众重臣汗颜。

    前世左棕堂在他死后,只留下2万两银子,四个儿子每人只得5000两。

    事实上。

    当时左棕堂每年的俸禄,包括朝廷的养廉银,都有差不多2万两。

    可是。

    他死后家产只留下这么一点,这难道是说左棕堂花钱大手大脚吗?

    如果你不了解左棕堂,那么,从左棕堂留给自己子孙的家书当中就可以知道左棕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左宗棠家书》共有163封,在其中一封家书中,左宗棠写道:“付今年薪水银200两归……念家中拮据,未尝不思多寄,然时局方艰,军中欠饷七个月有奇,吾不忍多寄也。尔曹年少无能,正宜多历艰辛,练成财器,境遇以清苦淡泊为妙,不在多钱也。”

    从这一封家书当中就可以看到,左棕堂的钱去哪了?

    他除了给予家里寄几百两外,剩下的钱财,要么是捐给了贫苦百姓,要么是以他的俸禄当成了军饷。

    但哪怕如此,他还劝自己的子孙多经历艰辛,这样才能成器。

    这样的品德。

    恐怕历朝历代一众忠臣,也不见得能比得上左棕堂。

    可是。

    反观当时清朝与他齐名的其他几位。

    有的死去之后,留下几千万两的财产。

    真不知道这样的重臣是救国还是害国。

    ……

    “谭嗣同,谭锦镛,邓世倡,左棕堂……我记住你们的名字了。”

    陈凡讲完。

    众人默念着这几个人的名字。

    他们的手指抓得更紧了。

    虽然他们很想再说。

    为什么出了这一些杰出的人物,当时的清廷还是会遭受如此欺负。

    但他们还是没有问。

    因为。

    这已不需要问。

    就像谭锦镛一样,他明明可以不死,但他还是死了。

    不是谭锦镛真的想死。

    而是在这样的朝代里,哪怕就算是有这一些英烈之士,也挽救不了清廷。

    “陈凡老师,后来的清廷又该何去何从?”

    又有一位北大历史系学子站了起来,问道。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大家回到了当时那个时代,清廷应该如何?”

    陈凡也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家。

    “陈凡老师,我觉得应该走此前谭嗣同与康有为他们的道路,也就是走君主立宪制。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清廷可能还有救。”

    不过陈凡却是摇摇头,说道。

    “君主立宪制虽然有他的优势,但是,此前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的变法已失败告终。这个告终不是他们变法不好,而是这样的变法触碰到了当时守旧派的利益。至于为什么会触碰到他们的利益,那就是君主立宪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这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当然不可接受。所以最后,一系列变法的有为之士牺牲而停止。当然,就算是再走,哪怕就是后面清廷同意,但他也得不到大众的支持了。”

    “为什么?”

    “时代不一样了。”

    陈凡只能这样说。

    为什么会说这样的一句话?

    陈凡解释说道:“可能之前如果提出这样的变法,或许还可以。但是,随着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入。无数民众的思想,他们也渐渐觉醒。虽然君主立宪制看起来很好,但是,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对于清廷没有了任何信心。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要这样的一个朝廷,而又为什么要这样的一个皇帝?难道,这个世界的治理就非得要皇帝不可吗?”

    “在这其中,又有一群有识之士组建起了一个叫做革命派的势力。他们对于清廷已经完全失望,他们已经不对清廷抱有什么希望。他们觉得,与其让他们改变,还不如自己来做。他们的主张,那就是推翻清廷,建立一个新的民主制度国家。”

    不过。

    在这其中,两派也进行了一度的较量。

    刚开始是君主立宪派占据了上风,清廷深知全球格局发生了变化,于是不再追求原来的封建统治,而是顺应潮流,准备实行立宪制。当然,这里面也与之前的变法有关。虽然谭嗣同等人死了,但他们的死却让很多有识之士醒悟了。而在天下大势之下,清廷也只能顺势而为。可是,谁也没想到,在清廷组建内阁之后,一众人士却是发现,整个内阁成员全都是原来清廷的皇室。这等于没有改革,所谓的内阁还不是相当于清朝之前的军机处。

    这直接引起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双重不满。

    而最终。

    在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双重压力之下,清廷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颁发了退位诏书。

    存在了200多年的清朝,就此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