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修仙:从心动大律师开始 > 第118章 论榜炸了
    韩理全虽然是税务师,但也是在税帛司有正经官位的官员。

    今天在青松王国各处的童生试,对于整个青松王国来说,都是文化盛事。

    事实上,每一次考试,对于国家来说,不仅是选拔人才的开始。

    也是彰显文教的手段。

    因此,今天闲来无事的韩理全一大早就开始盯着青松王国的文位论榜了。

    每到考试的试试,各个文位论榜都是最为活跃的时候。

    有考官和考官只见交流考试方向的。

    也有阅卷发现好的卷子,而相互分享的。

    当然,最重头的,还是诗词品鉴。

    因为每年,这些考试中,往往会涌现出很多考生厚积薄发的作品。

    所以韩理全对今天的考试,还是挺期待的。

    他公务都不太想做了,时不时的就神识进入论榜去浏览一番。

    不时他还会参与评论一些诗词。

    不过童生试毕竟是最初级的考试,这些诗词很多都是比较浅薄的。

    所以大多数的帖子,也不过是有一两句有意思的诗句,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甚至还有文友,会在这句诗词后面,跟上一些自己写的东西。

    或者是弄前弄后,直接弄成一首新的诗。

    全当是引发之语了。

    这也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游戏。

    可很快,一个名为泉州县城童生试咏志诗的帖子,就瞬间火热了起来。

    一开始还不过是几个人评论。

    但很快,评论的人就很多了。

    因此的,当韩理全点进去的时候,整个帖子就变成长长的一片了。

    最近的就见到一位老翰林已经点评完毕了。

    当真是字字珠玑啊。

    只见老翰林写到: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开头两句是说,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一句就别开新颖,用酒,山,鸡,黍等事物渲染出了一副乡间田园图。

    有酒有鸡,有山有黍。

    有动有静,有明有暗。

    把一副生活的画面写的明明白白。

    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兴高采烈的情绪。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这两句是说,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衣服。

    这里是正面描写了欢乐的场景,渲泄心中的欣喜之情。

    新醇肥鸡此时激发了作者的酒兴,刚进家门,就大声呼喝,要童子烹鸡酌酒,大有欢庆之意。喜庆气氛一览无遗。

    只看这两句,就把整个氛围烘托到了至极。

    然而喝酒本身却并不够过瘾。

    所以“高歌取醉欲聊狂,起舞落日争光辉。”

    这两句是说,放情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淡淡而饮,作者还觉不过“瘾”,就“高歌取醉欲聊狂”,纵酒高歌,大感快慰;酒至酣处,舞兴又起,于是“起舞落日争光辉”,离座舞剑,灿灿剑光与落日争辉。

    几个场景把一副洒脱不羁,不为世俗羁绊的状态描写的入木三分。

    自古文人多求逍遥,此处亦得逍遥真意也。

    因此,最后两句的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末二句是说,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诗情经过一层层的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

    “岂是蓬蒿”,何等自负的心理。

    作者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信不久的将来必然能大展抱负。

    整首诗,名为咏志,却全文没有讲到底是什么志向。

    可通过情景的描述,通过情绪的渲染,却不断的提高大家对于志向的预期。

    直到最后,作者也没说明,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但青志凌云,不堕凡俗的气概却一览无余。

    当真让人憧憬作者的志向。

    同时也感染着读者,让读到这句诗的人,都能联想到自己的青云之志。

    这就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最后这位老翰林更是评价,这首诗不仅能拿到当地童生试的魁首。

    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青松王国童生试当中,再也没有诗句能超出其右。

    韩理全看着老翰林的评价,也是深以为然。

    仅仅是全诗最后的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就仿佛有凌天之志跃然纸上。

    当真是,声情并茂,文理俱佳。

    韩理全忽然有点奇怪,怎么作者这么高的才华,还去考什么童生试。

    童生试顾名思义,不是应该给小孩子考的吗。

    不过再一想,今年是秘考之年。

    青松王国今年将根据科举,然后开放秘境。

    所以很多修士,就会坚持,等到这个时候才参加科举。

    那就怪不得了。

    这等大才会在童生试出现。

    不过再怎么说,作者这个大才,也算是让人佩服。

    就是不知这个作者是何许人也了。

    但当看到作者署名的时候,韩理全整个人都愣住了。

    孙奕?

    孙奕!

    是那个孙奕吗?

    如果是那个孙奕那就太可怕了。

    然而这个翰林的评论不仅没有掩盖这首诗的热潮,反倒把这首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首诗的论述。

    “我刚刚批改完今天的公文。每天被这种繁琐的事情压制,内心难免压抑。但当我读到这首诗之后,立刻仿佛回到了当年科举的时候,凌云壮志不堕。我准备放衙后就找朋友喝一杯,大家好好追忆下过去。”

    “我也是刚刚被朋友推荐看到了这首诗,说真的,一开始还没感觉到什么,但看着看着就眼泪哭了出来。我实在是跟自己的志向渐行渐远了啊。”

    “当真是好诗,好诗。不敢评鉴。只能静赏。”

    “不说了,我准备回头把这首诗抄到自己的墙上,每天激励自己。”

    “哎,真羡慕那些监考的,能拿到原稿,这是可以留垂青史的东西啊。”

    “羡慕加一。”

    “我们幕友文社,准备以此诗为题,在西崖府举办文会,有意的朋友还请参加啊。”

    “此刻看完这首诗,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我只想对作者说,你愿意来我们青月府吗。我们的府试第一可以考虑给你。”

    “阅罢此诗,当观止矣。”

    帖子落款:青松国君,申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