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218章 帝国之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
    上书房中。

    朱元璋与朱标相视而笑,心中十分的开心。

    当初他们听到李进说倭岛有银山,他们其实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五亿两白银的储量,哪怕是大明都没有这么大的银矿。

    结果现在居然证实,不仅仅是五亿两白银,而是整整八亿两,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可这种结果,却也让他们欣喜若狂。

    即便是每年挖掘四百万两白银,那也能挖掘两百年。

    这种恐怖的白银生产能力,将会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大明不会再那么缺银子。

    就在二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时,从倭岛返回的矿工,终于是被毛骧带了进来。

    “小人拜见皇上。”

    矿工见到朱元璋,满脸激动,紧张的有些不知所措,直接五体投地拜倒在地。

    朱元璋见状,直接叫起了矿工,询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牛三两。”

    听到朱元璋竟然会询问自己的名字,那人更是受宠若惊,赶忙答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便开口问道:

    “咱且问你,倭岛上面石见银山的银子储量到底有多少?”

    “八亿两白银。”

    “千真万确??”

    虽然心中觉得李进不会骗自己,但是经过矿工的证实,朱元璋还是有些难掩激动。

    “我们一百多名矿工,经过三天三夜的探查,发现那座石见银山,覆盖面积十分广阔。”

    牛三两急忙点头,说道:

    “不仅如此,银矿的深度能够达到地下数百米,储量十分的惊人。”

    “就好似整座山脉,全都是银矿。”

    “像这种银矿,小人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储量实在是太大了。”

    朱元璋顿时心花怒放,高兴不已。

    如今银矿已经占下,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扩大挖掘,那么他大明很快就会富强起来。

    “哈哈哈,好!”

    朱元璋开怀大笑,随后继续问道:

    “那座银矿现在每月的银子出产量是多少?能不能扩大生产?”

    “现在每月出产量大概在三万两左右,按照小人的估计,可以扩大十倍以上的规模。”

    牛三两老老实实的交代,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但是李大人好像说,只需要扩大三倍即可,每个月生产十万两银子,就可以了。”

    朱元璋兴奋的脸上猛地一滞,只扩大三倍?

    那岂不是每个月只有十万两银子?这怎么够他朱元璋挥霍的?

    要知道现在大明到处都需要钱,征伐漠北需要银子。

    修建高速公路,需要银子。

    赈济灾民,同样也需要银子。

    就连他和马皇后的陵墓,也需要银子。

    这一笔笔的花销,所需要的银子巨大,每个月十万两白银,还不够自己塞牙缝的。

    朱元璋想到这里,脸上有些不悦,开口问道:

    “为何?”

    “如今大明正需要银子填充国库,每个月十万两银子实在太少了。”

    旁边的朱标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点钱,又怎么够实现他们父子心中的雄才伟略?

    “小人也是不知,小人只是听说,并不知道切实原因。”

    牛三两有些诚惶诚恐,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明白?

    只不过是听工头说的罢了。

    朱元璋见牛三两好似真的不知情,无奈,只能赏赐牛三两二十两银子,然后就让他退下了。

    等到牛三两走后,朱标在朱元璋旁边谏言道:

    “父皇,儿臣想要去倭岛一趟,亲自见李进一面,说服李进扩大生产规模。”

    “要不然,如果只有十万两的月产,实在是有些寒酸。”

    “堂堂八亿两的储量,每年只开采一百万两白银,咱们要开采八百年才能开采完毕,这不合常理。”

    朱元璋皱眉沉思,仿佛在思索是否要让朱标亲自走一遭。

    如今银矿已经到手,每个月十万两白银的开采,已经是超出预期,能够让朱元璋做很多事情,还有必要让朱标亲自去一趟?

    但是朱标随后的一句话,却是让朱元璋改变了主意。

    “父皇,李进在密信上,也向咱们求援,希望咱们能够派遣大军,前去支援石见银山,以免被倭岛的土著,再次抢夺回去。”

    “儿臣正好率领大军前去支援,也好使石见银山彻底成为我大明的银矿。”

    朱元璋见朱标打定主意,想要前去石见银山,再加上朱标还没有领过大军,缓缓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咱就让汤和和你一起,共同率领一万京营,前往石见银山,支援李进。”

    “李进在信中说,整个倭岛的金山银矿,数不胜数,你去告诉他,只要是银矿或者金山,都是属于咱大明的。”

    “让他把步子迈大一点,倭岛不过是蕞尔小国,咱们既然帮他们平叛,那么这些银矿自当作为报酬,送给咱们大明。”

    朱标有些惊讶,没想到朱元璋也有这样一面。

    之前的朱元璋,对海外可谓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有些反感。

    可是这短短时间过去,朱标发现朱元璋已经对海洋产生了极大的征服欲。

    也许是李进这些时日的军事行动,全都是胜利告终,让朱元璋对大明的海军,有了盲目自信,这才会产生如此展望。

    朱标想了想,别说自己父皇,就连自己现在都对海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想要亲自出海一趟,见识见识这海外的风光。

    很快,朱元璋就重新写了一份回信,让信使转达给李进。

    信中内容很简单,让大明海军舰队回师,接应朱标和汤和,支援石见银山。

    而后又将汤和召进宫中,秘密吩咐了许久,才让汤和回去,准备与朱标一起,前往倭岛。

    ...

    石见城这边。

    等到李进进入城中之后,就发现这里的倭人实在是穷困潦倒。

    城中到处都是低矮的茅草屋,显得破旧窄小。

    不仅仅是住宅,就连街道,都是黄土夯成,马车行过,立时尘土飞扬。

    如果是下雨天,只怕会立即泥泞不堪。

    李进想到自己前来,好似还带上了不少工匠。

    既然以后石见国将成为大明征伐倭岛的大本营,为何不将石见城好好修筑修筑?

    至少也要修建成应天府的水平,要知道日后随着石见银山的开发,石见城必然会成为一个人群聚集地。

    再加上石见城周围四通八达,依江傍海,实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商品中转站。

    到时候大明商人完全可以依靠石见城的便利,将大明的商品售卖到倭岛各处,从而收割倭岛的韭菜。

    李进心中打定主意,等到外交的事情结束之后,就立刻让人开始着手修建石见城的基础设施。

    至于修建石见城的人手,这倭岛上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奴隶。

    直接下令征调倭人即可,在倭岛之上,没必要搞仁慈那一套。

    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对内要王道,对外就要霸道。

    当年日不落帝国,屠杀了多少本地土著,才一步步从一个岛国,野蛮成为一个覆盖全球的帝国?

    帝国之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道路是由白骨奠基,血肉染成,才铸就了帝国王座。

    如今,李进就是要带着大明王朝,向着大明帝国迈进。

    倭岛终究只是其中一块微不足道的石基,接下来还有更多民族和国家,要匍匐在大明帝国的脚下。

    李进思绪万千,很快就抵达了石见国的城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