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0章 好好听讲!
    常浩南这次组会上的展示,原本主要面对的是自己课题组的研究生们。

    而哪怕是杜义山的课题组,也并非都是姚梦娜或者方振这样的人物,大多数人在这方面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

    如果直接开始讲模拟计算过程,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就基本相当于走马观花。

    人对于完全听不懂的东西往往是完全听不懂的。

    最多就是事后感慨一声好厉害这样子,并不会真的学到什么。

    因此他一开始才准备从理论部分开始讲起。

    但刚刚在看到台下竟然坐着不少老师的时候,常浩南确实有过那么一瞬间的动摇。

    这些来头颇为不小的教授会不会对冗长的基础理论讲解感到厌烦?

    要不要先展示一下自己在模拟方面的技能?

    但杜义山刚才说的那句话中提到了很关键的两个字:

    旁听。

    无论下面坐着多少人,除了同组成员之外都是在旁听。

    这让他最终决定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

    “我们知道,流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以记为7个自变量的函数,F=f(l,θ,ρ, U,μ,ω, c),其中l表示物体的某一代表性长度,作为研究的特征长度,θ表示……”

    “经过量纲分析后,可以将具有几何相似的同类型物体所受到的力F记为……”

    “下面我们依次讨论上面这个公式中出现的无量纲参数……”

    刚开始的时候,常浩南确实还是有点紧张的。

    但随着讲解的不断进行,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一个又一个算式。

    即便理论功底相对比较弱的人,只要跟着他的思路走下来,也能对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这就是系统赋予知识的厉害之处了。

    上一世,常浩南计算流体力学的应用当然非常熟悉。

    但真要说到这些理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了解。

    在重生并得到系统buff之后,这些理论知识才如同刻印在他的脑子中一般。

    以前的常浩南其实也一度觉得这种基础理论作用不大,反正又不耽误应用。

    但到后面要做的项目越来越复杂之后,他才意识到这种看法错的离谱!

    不掌握基本原理,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

    实际上这不能说是常浩南一个人的问题。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来就是航空工业受到新知识冲击最大的一段时间。

    大量以前并未接触过的理论和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涌入国内,而且还是从苏/俄和西方两边一起来。

    很多时候,台上讲课的教授和台下听课的学生,都还处在学习过程之中。

    因此他这一代大学生,除了某些确实天纵奇才之人以外,学到的东西都有些……广博不精。

    所以常浩南才选择了这样一种更加通透的讲法。

    另外一边,正在下面听着的唐林天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判断有问题。

    虽然还没讲到具体的应用部分,但如此扎实的理论能力,绝对不是个需要在组会上报告学习进度的新手所能拥有的。

    此时常浩南所讲的内容也终于进入了数值模拟的部分。

    “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即对N-S方程直接进行数值求解计算,这种方法不需要对湍流流动做出近似处理,因此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求解方式计算量过于巨大,以目前的计算机性能而言完全不现实。”

    “对于非直接数值模拟方法来说,主要有两个大的分支,分别为雷诺平均法和大涡模拟法……”

    “雷诺平均法的RNG k-ω模型其湍动能与耗散率方程与标准k-ω模型非常相似,通过对于前面方程47的积分,可以精确到有效雷诺数(旋涡尺度)对湍流输运的影响,这有助于处理低雷诺数和近壁流动问题的模拟……”

    不知不觉之中,常浩南已经把面前四块巨大的黑板写得满满当当。

    唐林天在模拟方面本就浸润颇深,常浩南讲的这些东西他也都知道,因此可以分出一些精力去关注周围其他人的状态。

    相比于刚才的基础物理学内容,这一部分有关模拟的理论部分,即便是一些老师也了解的并不透彻,因此很多人都已经打开笔记本开始记笔记了。

    至于被带过来的研究生们就更不用说了。

    都是本科毕业之后还继续深造的人了,怎么可能还意识不到计算机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能完全靠自学成才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这个领域的大门前逡巡而不得入,或者勉强入门但又不得要领。

    在这种情况下,一次几乎从零开始的、系统性的理论讲解,对于这些人而言无异于指路明灯。

    此时距离常浩南开讲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教室里面的大多数人仍然维持着全神贯注的姿态。

    对于唐林天来说,这甚至比讲述的内容本身更让他感到意外。

    作为一个经常给学生上课的教授,他太清楚课堂的极限在哪里了。

    一节课45分钟,绝大多数人也就能集中30-35分钟的注意力,再往后,哪怕是好学生也多多少少会溜号走神。

    但是在现在这个教室里面,90分钟过去,竟然完全没有发生这种情况。

    唐林天也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

    不过他记录的东西不是常浩南讲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回忆复盘后者从一开始到现在的讲课方式。

    大概十几分钟以后,看着笔记本上面的内容,他有些自嘲地摇了摇头。

    刚才光是听讲没有感觉,现在把人家的思路列出来之后才意识到,能把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完全靠的是对方精深的理论功底。

    这些东西他哪怕想做成教案,都要颇费一些功夫。

    然而常浩南可是一直站在讲台前面脱稿讲解的!

    想到这里,唐林天突然有些好奇。

    一个初学者听过刚才的整个讲解过程之后,到底能获得怎样的进步?

    恰好,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学生模样,穿着衬衫的男生,此时后者笔记已经记到了大概第五页的样子。

    于是趁着常浩南擦黑板的功夫,唐林天伸出钢笔,轻轻碰了碰对方的胳膊,准备问一下他听到这里之后的感受。

    没想到男生连头都没抬,直接甩了甩胳膊,同时用极不耐烦的语气说了一句:

    “别动,好好听讲!”